.

文学前沿谈俊昌作品绵绵青稞酒悠悠故

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绵绵青稞酒悠悠故乡情

谈俊昌/甘肃舟曲

家乡酿酒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很多年前,不知是哪位髙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酒。考究清楚的是宋代人发明了蒸馏法,使白酒成为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千百年的历史沉淀,让白酒成为故乡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

家乡在舟曲坪定,位于县城西部的山顶,古称坪定关,素有“先有坪定关,后有西固城”之说,是舟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酿酒文化。

传说杨六郎屯兵打仗至此,待行至坪定时,由于长期的行军,将士们四肢麻木,疼痛难忍。恰遇村头一鹤发老翁,捧上几碗青稞酒。杨六郎大口饮下,顿觉一股热气回荡于肺腑之间,继而精神大振,筋骨舒展,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康健如初,似乎有使不完的气力。至今,大庙上还供奉着杨六郎的神像,红脸圆目,刚正帅气,每年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虔诚信士来庙上烧香敬酒,祈祷一方平安祥和。

虽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传说何尝不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譬如民间口口相传的异闻,和地方上盛行不衰的神话,都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个故事至少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坪定酿酒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舟曲文化之乡。

坪定青稞酒,是用青稞和山里泉水发酵蒸馏而成的一种中度酒。青稞是粮食作物里的一种稀有品种,只有在海拔米以上生长。我们村庄大部分土地就在海拔近的地方,生产岀来的青稞秕粒少,颗颗发亮,灿若珍珠。对面南山上流出的水格外清冽,据说,有人将此水送到西安的某检测所化验后,认定该水完全附合国家优质矿泉水饮用标准,所以二者结合酿出的酒就格外的甘甜爽口。

青稞酒属于纯粮酒,后劲十足,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铁、钙、钾等,醇厚馥郁,口感柔和,无辣喉、烧胃、头懵头疼的感觉,渐喝渐入佳境;晚上睡眠身心舒适,酣然入梦;次日如全身泡过温泉般筋骨舒坦、浑身轻松,所以,常饮能养生滋补。记得爷爷在世时,每天都要饮酒,白天一罐匝干酒,晚上二两烧白酒,直到86岁去逝,依然坚持这种习惯,可见经常喝点青稞酒还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作用。一次过年回去,由于身体原因,我把酒戒了段时间,可爷爷硬劝我陪他喝点,还调侃我说:“年轻轻的,还把酒戒了。不喝点酒,怎么闯江湖,怎么混社会,真怂蛋”。经不住爷爷的诱惑相劝,我终于开了戒。炭火熊熊燃烧,不经意间,我爷孙俩竟把二斤的一个壶喝了个底朝天。暗淡的灯光下,我窥到爷爷黑里透红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夜,我睡在爷爷的炕上,他给讲了很多很多关于他年轻时期的故事。比如,被胡宗南部抓去在陕西当了几年兵,而后又逃了岀来;赶着骡子到南坪、若尔盖、西和、汉中等地驮脚活(做生意)。我真不敢想象,在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月,爷爷竞牵着他的那头黑骡子闯荡了这么多的地方。此刻,我内心里突生起一种敬佩和感慨之情。听着他的这些故事,我觉得爷爷也是位很有本事的英雄级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酒量好,还是因为他胆量十足。

说起青稞酒,它的度数比其它白酒度数要低,加热饮用效果更佳,可以泡虫草、枸杞或蜂蜜。对于由风湿及受凉引起的关节炎、气管炎、四肢麻木、腹疼等有明显疗效。若在冬季,着一盘腊肉,温一壶青稞酒,置几匙蜂蜜于其中,邀三五好友共饮,使人齿颊留香,酣畅淋漓。

家乡人酿酒,与其他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要制酒曲。酒曲是由10多种野生草药为主要原料。制作酒曲时,先把草药在大锅里炖煮几个时辰,再把煮好的药水倒进麦麸里搅拌均匀,然后捏成二两馒头大的曲饼,捂在麦草里发酵,待凝固后,用绵线每20个串一串,挂在房檐下晾晒,待晾干后,收到里屋,以备酿酒时用。因为制“酒曲”的秘法都是祖传的,一般不传外人,为了防止别人认岀“酒曲”的成分和数量,而使秘方外泄,有些制“曲”人,将药草磨成粉煮成水,这样别人就辨认不岀是那几类药草了,尤其是如今髙科技时代,随便用手机一拍,说不定所有秘密就泄露了,难怪这些“制曲人”都防了一手。酒的品味就体现在配方上,不同配方的酒曲出酒率也不同,最好的酒曲斤粮食可以酿出40多度的白酒30多斤,最差的只能酿出20多斤,甚至酿不出酒来。三姨酿造岀来的酒就要比其它酒更甜更香,因为姨夫是一位方圆有点名声的中医大夫,他对制作酒曲的配方很有研究。有一次,我试探着问姨夫,可否让我看看配方,姨夫只是嘿嘿一笑,比划着说了几样,什么甘草、党参、当归、黄茋、丹参等都是必加之药,人参很贵,能加一味当然更好,至于其它的姨夫就再也没有提说。

酒曲制好了,就可以酿酒了。

先在大铁锅里盛半锅水,等水烧开后,按缸的大小放进去粮食,在里面煮,等煮到粒粒都快要开花的时候,然后再捞起来,把水沥干,摊在用竹子编制的大蒲篮里。用木耙摊开,使其均匀冷却。当冷却到30度左右时,就要下酒曲了。一边用铲子翻动,一边要均匀撒下捣碎的酒曲。酒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下曲时的温度和数量了。当你感觉到每粒粮食上都沾了酒曲时就要停止搅拌,然后把它堆积到一起,再用大簸箕罩住,上面同时盖上保温的棉絮或者其他东西。

大约6—7天左右,就可以闻到酒的香气了。这时就要经常打开检查,当发现大部分的粮食都融化成酒时,就可以装进陶缸了。把陶缸先洗净,把盖着的东西揭开,把粮食和已化成酒液的汁水全部装在陶缸里,上面用塑料薄膜盖实后扎好,再盖上一个木盖,用黄泥把缝隙封紧,一免酒气外渗。装缸前,母亲会临时舀上一小盆,当作甜胚子去吃,一家人你半碗我半碗地偿个鲜,或干吃,或用开水冲着吃。也不能多吃,吃多了会醉的,而且很难消化,酒量小些的,即使吃上稍微的一点,也会云里雾里的。

一年后,就可以开封了,打开看时,如果看到酒糟上面有好大一层酒液时,说明洒已经发酵停当了。这时即可以当黄酒喝也可以蒸馏取酒。生活紧张时期,很多人家都把青稞当作主食,舍不得煮成酒,而把秕麦、秕荞和玉米当作用煮酒的原料,虽然发酵后也是酒,但比起纯青裸酿的酒,其质感就相差甚远了。记得打碾收割的时节,也正是伏天最热的时候,母亲会舀上一壶糟酒,冲上两壸开水,烈日炎炎下,大家汗流夹背的,喝上一气,既消暑又解渴解乏,甚至连酒糟都下腹了。此刻当然就想起了干柿子酒,又上那儿找去呢?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标准提髙了,家家多是蒸馏取酒,原始酒糟,已不再成为人们碗里的佳肴,更多的是被果汁类的饮品所代替。黄酒也只是在年间,以敬过神和先祖后人们适当饮用。

蒸馏酒时,先把陶缸里的粮食和化开了的酒水盛到锅里,扣上个口朝下底朝上带有直径6、7厘米窟窿的陶盆,眼里装上取酒用的管子,再连接到两层带有两个眼的陶缸上,装满冷水。在连接管子和锅与盆之间的缝隙处,用和好的面团封住,以防漏气。

取酒时,先把锅里的糟酒烧开,让酒气上升,然后用温火慢慢烤。火不能太大,太大会把酒糟烧糊烧焦,使酒变了味道。酒气上升后,遇到最上面的冷缸,酒蒸气就会凝结成水,顺着冷缸下滑到缸底流下来。陶缸外面是一个排酒的竹管,直接接到酒坛口上。酒坛口上面置一块厚厚的湿棉布或者毛巾,以防酒气外溢。这样,灶里不断用小火烘着,温度不断上升,酒也就不断流了出来。当然,那口降温的陶缸里的冷水是要不断更换的,必须保证陶缸是冷的。

刚开始流出来的酒的度数和高度白酒不差上下,人们都把它称作“头令子”。再在后面流出来的酒的度数就慢慢降低了,又把它称作“二令子”,取到最后,就很少有酒了,只有尾水。酒是甜的,尾水是酸的。所以说坏酒的都是尾水。因此,按照常理,正宗的粮食酒都是不兑蒸馏水和尾水的,因为那样会减低粮食酒的香气。一般,人们都把“头令子”和“二令子”掺合一起,那样口感是最佳的。但炮制药酒的酒必须取到60度左右,否则就会降低低药酒的功效。

家乡的青稞酒,秉承纯粮手工传统酿造,青稞自然发酵,无勾兑、无添加。手搓、火烧,均会散发出浓郁的粮食发酵味,青稞酒,真正的纯粮白酒,喝起来更健康、更放心。无论贫穷或是富有,无论久居家乡聚宾客,还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乡愁,永远是最令我挥之不去的情怀,因为故乡有我们难以忘却的记忆,每每想起,那份温暖和温馨,那份触动心灵最深处的感知,正如诸多场合每每端起酒杯时,总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青稞酒。

作者简介:谈俊昌,舟曲县坪定乡靖边村人,甘肃省史志协会理事,喜欢写作摄影,曾在迭部林业、人大、组织部等单位供职,现任迭部县党史(县志)办主任。工作期间,主持编纂了《迭部县志(——)》《迭部年鉴》《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迭部》《迭部政区概览》《迭山党旗别样红》《迭山党旗分外红》《迭部县旅游导游词》等多部书籍;在“中国·腊子口杯红色经典旅游电视大赛”活动中,为多家电视台撰写电视节目解说词,同时,为历届艺术节会和腊子口生态论坛撰写文字材料,协助“三大节会”会务组成功举办了纪念俄界会议八十周年研讨会,参与编纂了《长征路上不朽的丰碑(纪念俄界会议80周年论文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