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乾德年8月,我们一家人下火车,出成都,沿岷江北上,进入松潘县境。见到松潘二字,脑海里自然蹦出“松潘大草地”,这不正是红军长征时走过的大草地吗?小车再往前行,路旁一根粗粗的石柱上,悬挂着“七根火柴”雕塑图案,这是部队作家王愿坚同名小说中所描写的当年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前面就是若尔盖县,再往西南走就到了红原县城,也是我们预订的住宿地。一进宾馆,就有不少介绍红军过草地的资料和图片。其实,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时,还没有红原县的建制。年才正式设置红原县,县名还是由周恩来亲自起的,他说名字表明这是红军走过的大草原。这片大草原有三个名字:一是松潘大草地,因为从唐朝起,这一带都归松洲(府)管辖;二叫日干乔大沼泽;三称若尔盖大草原。它是全国三大草原湿地之一,其范围甚广,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红军走过的草地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它包含现在的若尔盖县和红原县大部分区域,长约公里,宽约公里,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海拔3米左右,统属高原湿地。再具体点,这是一片泥质沼泽地,地势低洼,水流湍急,草甸下面积水淤塞、泥泞浑浊不堪,一旦陷入难以自拔。红军长征为什么必须北上过这片草地呢?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懋功后,26日在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大家统一了思想,为了迅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达成了北上草地行军的共识。红军如何过草地?我搜集了几个湖南籍将士过草地的故事。其一,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都是湖南人,又都年过半百,是红军长征“四老”中的“三老”。另一位老人是湖北人董必武。他们本已配给马力同行,但都先后让给了伤员或帮大家驮行李,自己拄着拐杖走。谢老因病折磨,身体虚弱,腿也走肿了。林老与谢老同行,宿营时,林老为他烧水洗脚。夜晚草地寒风刺骨,他和徐老只盖一条毛毯相互取暖,另一条让给了战友。过草地见小战士无东西可吃了,谢老又将自己那点青稞分给年轻无粮的战士。他说:“多一个人走完长征,干革命就多一分力量”。其二,周恩来长征期间由于过度操劳,身体一直不好,过草地前又患了疟疾无法行走,只能坐担架。长征时兼任红军干部团团长的陈赓和杨立三(时任工农红军总兵站部部长)抬着周恩来走完草地。周恩来当时就说:“将来我一定要抬一次立三同志,报答救命之恩。”年杨立三因病逝世,周恩来亲自抬棺,践行了诺言。其三,红二方面军副总司令萧克夫人过草地时要分娩了,大人小孩都没有什么营养补充。总司令贺龙想了想,用麻绳和针做了一个鱼钩,往水里一丢,不久竟然有鱼上钩。大家开玩笑地说:“这条鱼是被红军精神感动了,自己来作贡献!”其四,长征时任弼时任红二军政委。为了让红四方面军一同北上,他同红四方面军一道三过草地。第二次过草地时没有什么东西吃了,他和警卫员曾吃过皮带。用小刀切下其中一小段,先用火烧焦,然后用刀将皮带屑刮下,和水一起煮着吃了。当时他们还风趣地说:“这是吃烘干牛肉”。其五,前面提到的杨立三与中央纵队秘书长刘英,和我是小同乡,都是长沙县金井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刘英任中纪委常委。年,一美国记者见到个子矮小、身材瘦弱的刘英,就问她:“是什么风把你带到陕北的?”刘英回答:“靠的是一股顽强精神,为理想奋斗而牺牲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即使一千里长征也是不可能的!”以上几个小故事应该可以回答红军将士是怎么走过草地的了!红军在茫茫草地大行军的行动,就是对革命理想、信念、使命担当最好的注解和诠释。第二天,我们驱车经过这片大草地时,阳光明媚,没见到沼泽和湿地,偶尔看到远处隐隐约约有马牛羊在吃草。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沼泽地,60年代搞了人工开沟排水,加上干旱,大多已变成了干沼泽。但不论草地怎么变化,红军长征精神将永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