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之旅,一直有这么一个地方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地方不仅处于四川、甘肃交界,而且还是一个古老的圣地:郎木寺。
郎木寺是一个由甘肃碌曲县和四川若尔盖县共同管辖的一个小镇,这里气温凉爽宜人,每年5月到9月是郎木寺旅游的最佳阶段,古寺与居民之间,草原上开满了格桑花,游人和朝圣者漫步其间,烂漫而宁静。
常年不息的白龙江穿镇而过,白龙江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小溪,却将郎木寺镇划分两部分,“江北”属于甘肃,“江南”属于四川,且南北各有一寺,分别是赛赤寺和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这里每年吸引着大量自驾游爱好者、摄影师等观光游客。
由于郎木寺镇还有一个天葬台,游客可以直面观看,因而每年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但说实话,不建议为满足猎奇心理去参观天葬,但在观看时请一定要保持肃穆,尊重逝者家人,莫要进行拍摄发布。
但郎木寺镇让我记忆深刻的并不是天葬,而是这里的幽静的风光和古老的历史,犹如避世的桃源。赛赤寺始建于公元年,是格鲁派最大寺庙之一。“赛赤”为藏文音译,有“金色的宝座”之意。寺庙的大金顶尤为醒目,晨雾缭绕,日出东方,大殿金光闪闪。
整座寺院的每一座大殿都以镀金为顶,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金碧辉煌。如此雄伟壮观的建筑,于蓝天白云下,红墙绿树间相互掩映,非常出彩。
现有建筑有大经堂、弥勒殿、金瓦殿、续部经堂、禅和塔等,并有闻思、续部、时轮、医学、雕版印经等五大学院。在寺院的后山上,有一个天葬台。
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相对简朴,寺庙大殿多为银顶,因地势低几乎与民居混为一体,寺后是纳摩大峡谷,白龙江源头就在峡谷里。
该寺庙由宗喀巴大师的七大亲传弟子,于年创建,迄今已有余年,寺内的肉身殿供奉着一尊活佛肉身,过了几百年依旧不腐坏。但由于肉身殿并非每天开放,因而只有有佛缘的人才能见到,十分神奇。
除了这两座名气较大的古寺,郎木寺镇还有一座清真寺,藏、回、汉三个民族在这个小镇上一直过着平静地生活。不论这里来了多少五湖四海的背包客、自驾游爱好者、摄影师,郎木寺镇仍旧保持着静谧与古朴。
据说,曾有两个美国传教士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其中一人写下了一本书,并在美国出版。这本书出版后,不仅让更多西方人知道了青藏高原东缘的群山、草原、寺院和藏民族,也吸引了不少西方游客前来旅游。
几千年来,当地人始终是穿着藏袍戴着狐狸帽,他们或骑着马去放牧,或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打滚,然后喝着清冽的青稞酒,唱着动人的歌,传承着久远历史的民族生活。而每一个游客都会被这里神奇的传说,秀美的山川以及豪放粗犷的民风所吸引。
如时间充足,我建议住上三四天,在这个围绕着几个寺庙形成的小村落里,去感受藏、回、汉不同生活习俗和文化。
很多人认为,郎木寺是一个“寺庙”的名称,但实际上它是地名,囊括了川、甘两省。此地名由藏语地名“达仓郎木”演化而来,这一地名在安多藏区广为流传和使用,且历史悠久。在随着汉文化融入,达仓郎木逐渐被变成了“郎木寺”。
虽然不知道该称谓出自哪里,但据考证,“郎木寺”作为汉语表述的地名,最早出现在红军长征时期的电文中。
随着旅游发展,郎木寺逐渐名声在外。但很多人却误以为“郎木寺”是一座寺庙的名称,在进入了郎木寺镇后,常有游客一脸茫然地询问当地人:“郎木寺怎么走?”“郎木寺在哪里?”
实际上,郎木寺是一座自然环境优美的小镇,除了极为出名的赛赤寺和格尔底寺,还包括有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红石崖、花海、原始森林等景观。曾有人将这里形容成“小瑞士”,吸引了大量摄影师前来创作。
但同时,郎木寺也是徒步、登山的天堂。格尔底寺院背后的大峡谷是徒步、登山的最佳出去。全长30km,峡谷内的华盖山(海拔m)、龙达尖(海拔m)是两座最高的山。
站在高处,小镇的两座古寺交相辉映,小镇被山峦森林包围,周边还有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原,每逢春夏,即为花海。随着旅游发展,小镇愈发成熟,建有许多青旅、客栈和餐饮店。我曾在这里吃了一顿火锅、买了几袋特辣牦牛肉干,味道好极了。
关于美国传教士写得那本书,我在网上查了许久,有人说是《Tibetlife》,中文译本为《西藏的地平线》,作者是罗伯特·彼·埃克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