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之涣到底在哪里作了凉州词

铁锅乱炖一首凉州词

今年国庆从临河区出发到甘肃省南部四川省北部一带旅行,出发时海拔只有米,到黄河第一湾地方,这里已经进入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镇境内,海拔达到米。站在山巅向西眺望,只见草原铺向天际,黄河从天际走来,婉若游龙,在白云间时隐时现,时明时灭。

我忽然想到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感觉就是写眼前此景。后来我们到甘肃省迭部县、宕昌县旅游,两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字的小县城,藏在群山之中,真是“一片孤城万仞山”。县与县之间直线距离不到40公里,但是弯弯绕绕的山路,却有多公里。山中人出门到最近的县城驾车至少也有半天时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觉王诗的妙处。

归来我重读这首凉州词,有了不同的感受。

全诗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教科书是这样解释: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真是如此吗?

从玉门关向南行到离黄河最近的西宁市有公里,诗人如果在玉门关如何能看见黄河?再说说玉门关地方。资料介绍:玉门关遗址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距敦煌市区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约公里,四境多戈壁、荒漠、草甸。也就是说:玉门关周围根本没有山,如何会有“一片孤城万仞山”?今天甘肃省武威市有凉州区,距黄河多公里,根本看不见黄河。真得无解了吗?

我发现古代凉州范围较大,东接兰州,西通新疆,山脉前隔,沙漠后绕,“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我找到兰州市西部西固区,这里唐代属凉州。黄河由西向东横穿全境,南北两山对峙并向黄河谷地倾斜,海拔米。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前年),大将立息在此筑“金城”起至今。当然这里并不一定是诗人写的孤城之处,但却很符合诗人所描写的地理和地貌。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必是诗人亲眼所见,诗人当时不可能到若尔盖草原黄河第一湾处。到那里不唯崇山峻岭,也是唐朝未开化之地。“一片孤城万仞山”,应该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在城中高楼能望见黄河,才合情理。因此,选定西固区是较为理想之处。后两句话就好理解了。从兰州到玉门关约公里,不管诗人到没到过玉门关,此时诗人只能遥望和想象玉门关罢了。

我不由想起王之涣另一首名诗《登鹳雀楼》。诗人在黄昏时分登上鹳雀楼,向西望云,太阳快要落山了,向东望去,黄河向大海方向奔流。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从永济市至黄河入海处的山东省东营市余公里。黄河入海流是诗人的想象。前后对照两首诗,可见诗人格局广大,不仅眼见为实,还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体现王之焕诗歌气象雄大的风格。

我以为学习语文,应该运用一些地理、历史、文化、生物及理科知识,不能就语文学语文,各科知识应该融会贯通。如学习王之焕这首诗,不考虑时空格局和诗人风格,只是背书或传授知识,望文生义,不能真正体会诗歌的美妙,更不能转化为自己的审美观和新意境。

作为业余爱好者,对此诗进行了一番乱炖,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年10月12日星期六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