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专家助农拔穷根

年元旦刚过,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花椒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叶萌就带着团队来到了凉山州金阳县寨子乡查看花椒树生长情况。金阳县是四川省深度贫困县,寨子乡土地贫瘠,严重缺水,人均年收入元,脱贫难度极大。年4月,叶萌受邀前来开展红花椒种植现场培训,从此与该乡结下不解之缘。在叶萌的技术“加持”下,寨子乡已推广种植亩红花椒,年将扩种至亩,平均每户可增收6万元,脱贫指日可待。

在四川,还有很多像叶萌这样的专家。年3月,四川省启动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连续三年通过“人才团队项目”援助,以人才智力帮扶助推精准脱贫。

转观念: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脱贫致富的希望。丹巴县半扇门乡阿娘沟村村主任冯兴富自认是个种地好手,面对服务团专家们的技术指导,他凭借着多年的种地经验做了个试验:一个大棚按专家教的技术规程来放营养袋,另一个大棚则按老办法用落叶土。结果可想而知,他不得不承认,有没有科技支撑,种地结果大不一样。

水子乡贫困户李康友,过去家庭玉米每亩产值仅余元,刨去种子、肥料和工钱后几无收益。后来,李康友试种了一亩羊肚菌,在专家团队的帮扶下共采收多斤鲜品,售卖后一亩地共收入3.7万元,去掉1.5万元的种植成本,一亩地纯收入可达2.2万元,仅这一项收入便成功脱贫。

壮队伍:从“人手短缺”到“全员武装”

去年3月21日早晨6点,越西县竹阿觉镇吉吾村第一书记耿富波便带着养殖能手阿布哈铁驱车赶到了县政府培训中心。台上,生猪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蒋立正向大家传授肉牛和生猪养殖技术。耿富波很是激动,“我们村正准备建一个乌金猪养殖基地,急需专家来指导培训我们的技术能手,这次省上的专家来得太及时了!”

服务团专家用通俗易懂的“农家话”,把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最切合实际的致富思路送到贫困群众、农村实用人才手中,既“富口袋”,更“富脑袋”。同时,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帮助当地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壮大本土人才队伍。

两年来,共多名专家为深度贫困县的区域规划、产业定位、发展路径建言献策。同时,采取结对帮扶、送教上门、网络答疑等方式,培养科技示范户户、本土人才2.4万余名。

树品牌:从“无人问津”到“明星产品”

自年3月参加科技扶贫活动以来,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万雪琴所在的核桃产业技术服务团一直对口帮扶甘孜州的泸定、康定、稻城等地。分布在海拔—米的村庄生长着大量原生老核桃树。万雪琴很看好这里的核桃品质,但山高路险,“酒香也怕巷子深!”

专家们提出“以品质促品牌、以产业促脱贫”的科技扶贫新思路。年,万雪琴所在服务团立足当地核桃产业,建立分级分拣分装标准机制,选取了康定市吉居乡吉居村等4个老核桃树多、品质好、脱贫问题大的典型贫困村,作为“核桃科技扶贫产业化”的首批试点村,并成功开发出“横断山老核桃”和“鲜榨核桃油”两款特色产品,极大增强了群众脱贫信心。仅年,两款扶贫产品就累计销售达85万元,当地群众依靠核桃收入普遍增收30%以上。

两年来,服务团专家们开展集中培训场次、现场技术指导场次,累计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个,指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个,藏香鸡、甜樱桃、越西土豆、玫瑰花冠茶等一大批“高端产品”为贫困群众增收插上了科技翅膀。

强产业:从“输血”转向“造血”

年初春刚过,水果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团队就为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带来了“明白纸”——《李树管理历》。什么阶段用什么肥、用多少量、怎么除虫、怎么疏果,全都记成了流水账,确保果农能“照葫芦画瓢”。吕秀兰算了笔账:“每斤多卖1.5元、每亩年产量斤计算,每亩就可增收1元。”

唐古特大黄是阿坝州若尔盖县地理标志产品,“一直处于传统原始种植状态下,产量低、病虫害严重。”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团首席专家戴维痛心不已。专家服务团与种植户廖太平合作,建立了10亩大黄标准化育苗基地和亩大黄栽培技术优化示范基地,全部采用“提厢、覆膜、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优化栽培技术,幼苗长势良好。“我还想再流转亩土地栽种唐古特大黄,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廖太平信心满满。

两年来,在凉山州昭觉、喜德等地,“土豆大王”王西瑶正积极探索“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种植户”模式,支持凉山州打造优质有机马铃薯品牌,誓把土豆变成脱贫“金疙瘩”;在甘孜州道孚县、丹巴县等地,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张利正全力开发当地丰富的秦艽、贝母、人参果等资源,做大做强中藏药材产业;在阿坝州汶川、理县等地,四川省蜂业管理站站长王建文,正深入挖掘蜂产业的商业价值,并培养一支新型职业蜂农,让脱贫奔康逐步成为现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249.html